“在奔诺网刷到个帖子我直接傻了!00后大学生在TikTok上卖‘罐装巴厘岛空气’,半年狂赚20万美金?这玩意儿真有人买单?!”
这条网友热评瞬间点燃了我的好奇心,在TikTok这片红海中,当无数人挤破头模仿热门舞蹈、追逐美妆教程时,一批“反其道而行”的创作者,正悄悄在小众赛道里掘金——他们卖空气、教玄学、甚至直播“切肥皂”,流量与收益却高得离谱!
为什么这些看似荒诞的内容,反而成了TikTok的“新财富密码”?普通人现在入局,到底做什么内容才能真正杀出重围、赚到真金白银?
流量黑马:小众即大众,越“怪”越吸金
别再盯着千篇一律的变装和开箱了!TikTok算法那双“无形推手”,正疯狂奖励那些剑走偏锋的“怪内容”,它们精准刺中了全球用户日益膨胀的猎奇心与解压需求,在信息爆炸的洪流中劈开一条独特赛道。
-
“颅内高潮”制造者:ASMR与解压视频的病毒式蔓延
你以为“切肥皂”、“刮苔藓”、“史莱姆挤压”只是无聊把戏?数据啪啪打脸!标签#ASMR 相关视频在TikTok的总播放量已突破 890亿次,且仍在以日均千万级的速度疯涨,一个专注“沉浸式切香皂”的账号@SoapCarvingArt,凭借高清特写镜头下香皂碎屑簌簌飘落的细腻画面,配合精心调制的环境音效,短短3个月狂揽 270万粉丝!网友@RelaxDaily 留言:“每次加班到崩溃就来看他切肥皂,那种酥麻感从头顶窜到脚趾,比喝三杯咖啡还提神!” 这类内容的核心在于极致放大感官体验——高清4K镜头捕捉每一丝纹理变化,专业收音设备收录最细微的摩擦声,营造出强烈的沉浸感与情绪安抚力,让用户心甘情愿“上头”。 -
“无用之用”成爆款:虚拟产品与玄学经济的意外崛起
“罐装空气”绝非孤例!虚拟占星、塔罗预测、数字艺术品、甚至“云监工”服务,这些无法“实体触摸”的产品,正在TikTok开辟庞大市场,占星师@CosmicWhisperer 每晚直播解读星盘,单场打赏收入轻松破 5000美元;数字艺术家@PixelDreams 创作的“赛博宠物”NFT,单价0.1ETH(约合300美元)上架即秒空,网友@FutureBeliever 狂热评论:“她上周说我‘会在蓝色logo的App上遇到贵人’,结果第二天就在领英收到Dream Offer!这钱花得太值了!” 这类内容巧妙嫁接神秘学与个性化服务,利用短视频的即时互动性(如直播连麦、评论区快速反馈)建立强信任感,将“虚无缥缈”转化为真金白银。
变现王者:实用主义当道,“秒懂”技能横扫全球
当“信息快餐”成为刚需,那些能在 60秒内解决一个具体问题 的硬核干货,成了TikTok用户疯狂追捧的“电子榨菜”,这类内容直击痛点、拒绝废话,将复杂技能拆解成“傻瓜步骤”,让用户秒变“生活黑客”。
-
“1分钟大师课”:碎片化学习引爆技能型内容
别再拍冗长教程了!用户要的是“即学即用”,美妆账号@MakeupHacks 一条“10秒画出根根分明野生眉”视频,获赞 420万,带动同款眉笔全球断货;程序员@CodeInMinute 用动画演示“30秒爬取网页数据”,播放量破 1800万,评论区被“You saved my project!”刷屏,其成功秘诀在于:极致的模块化拆解+强视觉化呈现,每个步骤用大字幕标注关键动作,辅以箭头、高光等动态特效直击重点,让用户“瞟一眼就能上手”。 -
“冷门手艺”新舞台:传统技艺的全球化逆袭
中国非遗在TikTok正经历现象级爆发!锔瓷匠人@PorcelainDoctor 修复破碎茶杯的过程,被外媒惊呼为“东方魔法”,视频播放 超2亿;汉服妆造师@SilkRoadBeauty 的“唐代敦煌飞天妆”教程,吸引大批海外博主翻拍,带动中国妆造工具出口量激增 35%,网友@CultureExplorer 感叹:“原来茶杯裂了不用扔!这种智慧太酷了!” 这类内容胜在强烈的文化反差感与精湛的视觉奇观——慢工细活的传统工艺,被压缩成快节奏的视觉盛宴,既满足猎奇心,又传递文化价值。
未来金矿:虚拟+文化,Z世代的“精神刚需”
当元宇宙概念席卷全球,TikTok已成为虚拟产品与文化输出的超级试验场,谁能抢占这块心智高地,谁就握住了下一代流量入口的钥匙。
-
“元宇宙带货王”:数字资产与虚拟体验的淘金热
虚拟时装店@DigitalRunway 为网红定制“仅限线上穿着”的赛博礼服,单价 $200-$2000,月销百件;冥想博主@MindSpace 售卖“沉浸式海岛日落”3D场景,用户戴上VR眼镜即可“瞬移度假”,复购率 超60%,其核心在于打造稀缺性与社交货币——限量发售的虚拟商品成为身份象征,独特的数字体验则满足Z世代对“个性化精神消费”的渴求。 -
“文化出海军团”:东方美学的全球种草机
茶道、书法、中式园林...这些曾被视为“古老”的文化符号,正被年轻创作者用现代语言重新诠释,茶艺师@TeaCeremony 用电子音乐混搭古法点茶,视频播放 破5000万;园林设计师@ChineseGarden 用3D建模拆解苏州园林“一步一景”的奥义,吸引海外豪宅业主下单定制,网友@DesignLover 直言:“比教科书生动一万倍!原来中式美学这么高级!” 这类内容通过解构文化符号(如将茶道步骤拆解为“搅拌-击拂-作画”)、融合潮流元素(电子乐、赛博朋克滤镜),让古老智慧焕发新生,精准狙击全球年轻群体的审美升级需求。
TikTok算法本质是“注意力争夺战”,当同质化内容泛滥成灾,平台会像“嗅觉灵敏的猎犬”般,主动搜寻那些能带来新鲜刺激的“异类”,小众垂类因竞争少、用户粘性高,反而更容易被算法“一眼相中”,推上流量高地。
在“过剩”时代,“稀缺感”才是终极货币
TikTok这片战场早已过了“搬运就能火”的草莽阶段,当全球创作者疯狂内卷,真正的破局点恰恰在于——拒绝迎合算法,转而“驯服”算法。
那些闷声发财的00后们,用“罐装空气”和“切肥皂”的荒诞故事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:在内容严重过剩的今天,用户稀缺的注意力只愿为 极致体验、真实技能与文化共鸣 买单,与其在红海中厮杀,不如潜入深水区,在未被充分开发的垂直领域建立你的“内容护城河”。
下一次全球爆款,或许就藏在你习以为常的“冷门爱好”里——你的绝活,够不够“怪”?够不够“真”?够不够让世界眼前一亮?
一位TikTok算法工程师私下透露:“我们最‘偏爱’那些能让用户手指突然停住、甚至倒回去看第二遍的内容,越反常识,越有机会。” 当你的视频成为那枚让滚动的拇指“急刹车”的钉子,流量与财富的大门,将为你轰然洞开。
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